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 黃靜媚輔導主任
第四十二期 家長通訊 二零一一年一月
美味的食物必須包括色、香、味,其中又以「色」居首位,可見「色」能使食品更具有魅力,尤其對小朋友影響更甚。今天,直接來自動植物的天然色素,已經無法滿足人們食慾的需要,於是不少人工合成食用色素就應運而生了。可是,人工色素對人的身體有不良影響,尤其對小朋友,家長宜加留意。
何謂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是用以改善加工食品外觀的染料、顏料或其他添加劑。食品使用色素的主要目的,在於美化食品外觀,以增進食慾。食用色素以來源的不同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天然色素的主要來源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人工色素目前可使用的法定食用煤焦色素只有下列八種:紅色六號、紅色七號、紅色四十號、黃色四號、黃色五號、綠色三號、藍色一號、藍色二號等。
天然色素安全性較高,其中大部份來自植物,如:紅莧菜色素由紅莧菜取得,藍莓色素由藍莓取得,葉綠素由綠色可食植物之葉取得,番茄色素由番茄之果實取得,紅麴色素由紅麴菌產生。萃取食用天然色素之溶劑是水、乙醇、植物油等食品原料,符合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准用之溶劑及限量規定。此外,有些天然色素來自動物,如胭脂紅由雌性胭脂蟲取得,蟹色素由蟹等之甲殼取得,蝦色素由蝦子之甲殼取得,所以基本上天然色素的成分來自天然,安全而且選擇很多。
人工食用色素是化學反應合成的化合物,部分的原材料可能來自煤焦油和石油;由於它們在不同環境下(如溫度、酸鹼度)的穩定性都較高,效果明顯及價錢較便宜,故此被廣泛用於食品生產。另外,工業色素成本較食用色素更低,故此,有些無良商人會使用非法的工業用色素製作美觀的食物。可是,工業用色素毒性強,具有強烈的致癌性,但是肉眼很難判斷色素是食用色素還是工業用色素,因此消費者最好減少購買使用色素的食品。不論人工食用色素或是工業色素,攝取多量對人體都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害處多的是,因此消費者選購食品,應儘量避免選擇色彩鮮艷或是著有奇異色澤的食品。
人造色素的影響:
英國一項研究發現,在汽水、糖果中常用的人造色素及添加劑,會對青少年成長期間的行為有負面影響,小朋友吃得多,會較易發脾氣、集中力差、過度活躍及引起過敏反應,英國食品標準局提醒家長,應該避免選擇含有關色素或添加劑的食品給子女吃。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應英國食品標準局要求,早前進行食用人工色素對兒童發育影響的研究,向兩組分別是3歲和8至9歲的兒童提供混合不同劑量的防腐劑苯甲酸鈉及包括6種人工食用色素飲品。結果發現棉花糖內的「檸檬黃」、軟糖常見的「日落黃」、潤喉糖中含有的「二藍光酸性紅」、水果軟糖及冰條中常見的「誘惑紅」,以至果汁汽水內的防腐劑「苯甲酸鈉」等七種人工色素,可能影響兒童的智商達五分之多,而且會導致兒童的過度活躍情況增加。當局指出六種可能影響兒童過度活躍的人工色素包括:
檸檬黃/酒石黃 (102)、喹啉黃/酸性喹啉黃 (104)、日落黃 (110)、
淡紅 (112)、麗春紅4R (124)及誘惑紅AC (129)
當局呼籲,在研究結果正式公布前,家長避免選擇含有關色素或添加劑的食品予子女進食。
消委會檢視本港市面84款包裝零食和飲料,包括餅乾、糖果、飲料及遮喱,其中40款都有這些人工食用色素,包括某品牌的忌廉味汽水、某品牌的橙味汽水、某品牌的四方果士多啤梨味喱等。
歐盟成員國提出要求出售的食物如含有這些人工食用色素,須附加「可能對兒童的行為及專注力有不良影響」字句。現時本港法例容許使用上述人工食用色素,而包裝食物如含有這些色素,只需在配料表上列明,毋須附加任何提醒字句。食物安全中心表示,該項英國研究有不少局限,當中尚有不確定因素,故專家委員會認為人工食用色素與兒童行為轉變之間的因果關係暫難確立,但為審慎起見,建議業界考慮減少使用有關人工色素。所以,家長不要把人工色素誤作油鹽醬醋之類的調味料使用,更千萬不要為了吸引孩子的食慾而在烹調食物時隨意地添加這類人工色素,在購買食物時亦應盡量揀選顏色天然的食物﹗
天然食物不含人工食用色素:
現行我國法定人工食用色素只有八種,工業用色素就絕不能用於食品中。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魚貝類、海帶、海苔、茶葉、味噌、醬油等食品都不得使用色素。所以,如果想孩子吃得有益又健康,又不用擔心影響孩子身心的發展,家長還是協助子女從小培養常吃天然、新鮮的食物,加工染色的食物則可免則免了!
資料來源:
1. hk.knowledge.yahoo.com
3. vegetarian.v-win.com.hk